《國際金融》新興市場 陷本幣升貶兩難
【時報-台北電】美元對多國貨幣近日大幅走貶,掀起的連鎖反應震盪世界,各國央行陷入是否該讓本幣貶值的兩難抉擇,儘管美元貶值、本幣升值有助於減輕美元計價債務負擔以及壓低通膨,但若操作不當,則可能引來資本外逃或美國報復的風險。
近幾周,由於川普政府的政策飄忽不定,促使資金大量流出美元和美國公債等美元資產。美元指數今年以來重跌逾9%,而市場觀察家預料跌勢尚未止歇。
對於新興市場貨幣而言,美元貶值令這些國家央行鬆一口氣。ForexLive首席貨幣分析師巴頓(Adam Button)表示,多年來強勢美元一直是個問題,對於匯率硬釘住美元或軟釘住美元國家都造成困難,「多數央行都樂於看到美元下跌10%到20%」。
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擁有龐大的美元計價債務,美元貶值會減輕實際的債務負擔。此外,美元走弱、本國貨幣走強,往往會令進口商品相對便宜,進而降低通膨,讓央行有空間降息以提振經濟成長。
巴頓表示,近期美元的拋售為各國央行降息提供更多的「喘息空間」。
專家認為,雖然本幣升值有助於進口商品價格降低,有利抑制通膨,但也恐怕會波及出口競爭力,尤其最近美國加重關稅,亞洲身為全球最大的商品生產地區,更是首當其衝。
Monex Europe宏觀研究主管Nick Rees表示,貨幣貶值可能會成為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更積極的考慮因素。
然而,新興市場和亞洲央行必須謹慎處理,以免引發資本外逃等風險。Exness金融市場策略師主管馬卡里姆(Wael Makarem)指出:「新興市場面臨高通膨、債務和資本外逃風險,這使得貨幣貶值有危險性。」他警告,本幣貶值可能會使美國政府視其為貿易手段,進而招致報復措施。
惠譽高層Alex Muscatelli提到,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不願意降息,因為這會影響以美元借款的國內家庭和企業的債務負擔,例如印尼近期匯率波動,該國央行應不會大幅降息。(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相關內容

【房地產週報】央行打炒房5年見效!六都交易量慘打8折 政策大轉彎?專家預測央行放大水庫 釋放1500億救房市
欸~央行打炒房打了快五年,效果終於開始顯現啦!房貸成數從73.49%掉到71.86%,利率從1.45%飆到2.41%,買房變得更難貸、更貴了。最狠的第七波管制去年9月上路超有感!六都交易量直接打八折,少了5.7萬棟,台南慘跌27.3%。第二屋限貸5成全台適用,換屋族真的哭哭。不過風向可能要變了!金管會鬆綁銀行法72-2條,專家預測央行可能「回眸三笑」,換屋族限貸可能鬆綁,甚至降準釋放1500億資金。政府發現管制太緊,該調整了。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4 小時前《各報要聞》Fed降息在即 亞洲央行全面阻升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降息號角即將響起,近期承受龐大升值壓力的主要亞洲央行,出現一致性的阻升的行動。 據匯銀主管觀察,近期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日本央行及韓國央行阻升力道最強,有效壓制本幣匯率升幅,台灣央行顯得相對節制,但繼10日沒收當天大部分的升幅後,11日更提前在午後進場,並反轉新台幣走勢,終場對美元匯價收在30.344元、貶值3.4分,終結連五個交易日收高走勢。 隨著此波資金挪移大潮走揚的台股,11日以小漲續創新高,匯市部分,外資熱錢還是持續匯入,使得新台幣匯率一開盤就延續強勁升值動能,再攻30.2元,最高來到30.235元,央行加大力道調節阻升,總成交量維持相對較多的19.5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近期亞洲主要央行阻升意志堅強,使得亞幣同步趨貶,以11日來看,韓元重挫0.38%最多,日圓及馬來幣也下跌0.19%、菲律賓披索走低0.12%、新台幣貶值0.11%、泰銖小跌0.09%、星幣及人民幣各微貶0.07%及0.02%,只有印尼盾收平盤。 匯銀人士表示,近期亞洲主要央行阻升意志明顯提升,相對較拘謹的台灣央行,盤中也加大防守力道,有別於前幾日只在尾盤進場作價,11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
央行換屋鬆綁踢鐵板? 銀行拒收切結書 18月寬限恐淪紙上福利
央行8日宣布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從1年延長至18個月,希望能緩解房市交易降溫帶來的壓力。然而,多數銀行對於收取切結書意願不高,背後存在貸款額度不足、後續追蹤成本太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等三大障礙,讓這項政策美意可能大打折扣。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 天前
出口商先別緊張!新台幣升1.3角又見30.2字頭 匯銀人士:央行有在阻升
股匯齊漲!市場有信心下周美國會降息,美股收高,台股今(12)日早盤上漲逾200點,新台幣兌美元又看到30.2字頭,最高升到30.214,升值1.3角,匯銀人士表示,在央行阻升之下,升到2字頭機率不大。
Yahoo奇摩股市 ・ 3 小時前三因素推動 新興市場債外銀按讚
美元走弱、通膨壓力趨緩及財政狀況改善等因素帶動下,新興市場債券重獲得市場關注。外銀表示,新興市場債作為資產類別漸見成熟,市場流動性、深度,及本地投資者參與度均有提升,其中,新興市場本幣債不僅波動性低於成熟市場債券,回報表現日趨穩定,展現過去較少見的防守特性。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
亞洲央行全面阻升 我央行不讓了、新台幣強力守住30.3元
台股小漲續創新高,外資熱錢積極匯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1日開盤延續升值動能,早盤再現30.2字頭,最高來到30.235元,但近期整體亞洲央行都在強力阻升,我央行盤中也加強防守力道,有別於前幾日在後3點半後才積極進場作價,11日在午盤後就真槍實彈防守,新台幣由紅翻黑,且明顯要守住30.3元價位。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美元地位不保?全球央行拋美債、搶買黃金 外媒揭背後玄機
近期市場流傳一張圖表,顯示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首度超越美國公債,這是自1996年以來的頭一次。外媒分析認為,此現象主要來自金價飆升,而非央行大幅拋售美債,不過,當黃金與美債的重要性已並列時,這對美元來說無疑是一個隱性警訊,顯示美元霸權的相對地位正被稀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傳產》風向變了…李同榮:料下周放大房貸水庫
【時報-台北電】緊縮的房貸水龍頭部分放寬,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央行回眸、市場三笑」,中央銀行的具體回眸可能分三部曲,除已發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外,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將設法解困,下周理事會可能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 央行放鬆房貸水龍頭前,8月房市已低迷到呈窒息量。最新公布8月住展風向球,分數下滑至35.4分近四年最低點,5成以上案場單周成交平均「掛蛋」,預售案場跑單小姐開始放無薪假。 李同榮表示,央行從去年開始要求各銀行上報不動產集中度,目前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為約36.9%,比去年最高點37.5%略微下滑,仍高於央行理想的36%以下水準。銀行放款集中度的計算公式為「不動產貸款餘額/企業總放款」,因此央行除應考量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標準放寬以外,可積極鼓勵製造業投入更多資本支出,擴大企業融資放款規模,一旦分母總放款數加大,不動產集中度就可降低。 此外,過去央行為緊縮資金,二度採取提高存準率措施,如今若降息時機未到,央行應可適時降低存準率;以目前銀行體系總存款約近60兆元推算,每降1碼(0.25%)存準率,市場約可多出約1,500億元資金。李同榮表示,全台房價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
〈房產〉央行放寬換屋自住出售原有房屋期限 房仲:銀行資金仍緊 影響市況不大
台灣央行今日宣布,因今年以來房市交易降溫,民眾買賣房屋時間拉長,將實質換屋自住者出售原有房屋的期限由原訂的 1 年延長為 18 個月。但房仲業者指出,台灣央行此一放寬,雖然可以讓換屋族但真正跟銀行簽切結的案件數量很有限。
鉅亨網 ・ 3 天前《匯市》短期力守30.3元價位區間 央行出手 沒收升幅穩匯
【時報-台北電】外資熱錢連七日大舉匯入買超台股,加權指數10日再創歷史新高,新台幣強勢攻高,盤中最多升值達1.7角,一舉站上30.2元,雖央行積極進場調節穩匯,尾盤沒收1角升幅,暫守住30.3元價位、收在30.31元,但升幅7分或0.23%,表現在亞幣中相對偏強。 新台幣連五日走高收在30.31元,續衝8月21日以來新高,隨外資熱錢狂入,總成交量放大至23.56億美元,其中外資至少約13億美元。匯銀主管表示,外資這波回頭匯入相當迅速,成為驅動新台幣9月強勁反彈關鍵,9月以來已上漲2.95角,近期每日升幅至少1角起跳,央行也積極出手壓制升值預期,但累計近五日漲幅已達4.18角之多。 匯銀主管指出,出口商見匯價續揚,早盤就進場拋匯,加深新台幣升幅擴大,反觀美元買盤缺乏承接力道,少了軍購款及油款匯出,且進口商仍偏觀望,僅剩央行獨力戰熱錢,力道也明顯加大,尾盤把升幅壓制收斂到1角以下,終場力守30.3元,「研判這可能是近期力守的區間」。 但其實包括日本、南韓、大陸全部大力進場阻升,日圓更是直接打到貶值。韓元及人民幣升幅都低於0.1%。匯銀主管說明,新台幣居最強亞幣,其他印尼盾小漲0.09%、韓
時報資訊 ・ 1 天前《金融》先買後賣換屋期限 央行宣布延長至18個月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央行的房市管制措施提供實質換屋者「先買後賣、1年內出售」的協處措施,鬆綁了,由1年延長為18個月。並且追溯至113年9月20日(含)以後錄貸款案件均適用。 央行指出,自113年9月20日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後,多數民眾已能順利換屋,不過,今(114)年以來,隨著房市交易降溫,近期有民眾反映出售原有房屋時間拉長,或者買賣雙方已簽約,買方因貸款須等待銀行排撥,延長交屋期限,導致無法於1年內出售原有房屋等情事。 考量實質換屋自住者需求,以及落實信用管制目的,央行宣布調整換屋協處措施的出售原有房屋期限,由現行的1年,延長為18個月。自113年9月20日(含)以後錄案的貸款案件均可適用。 央行也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問與答「購置住宅貸款」,供參考。並且提供15線專線電話於官網上,民眾如有相關問題可直接撥打電話洽詢。 央行呼籲銀行,借款人若有實質換屋自住需求,且符合授信5P原則,即借款戶信用(people)、資金用途(purpose)、還款來源(payment)、債權保障(protection)及授信展望(perspective)
時報資訊 ・ 3 天前
《金融》新青安鬆綁 換屋族18個月緩衝不夠?專家曝央行下一波動作
【時報-台北電】緊縮的房貸水龍頭部分放寬,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央行回眸、市場三笑」,央行的具體回應將可能分為三步曲,除了已發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外,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將設法解困,下周理事會可能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他並指出,房市確已降溫,矛盾的打房政策實應劃下句點。 李同榮表示,央行日前已經宣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但市場普遍認為應該比照重購退稅有兩年緩衝期,而對第二戶需求的市場房貸也應視市場降溫的現況,逐步放鬆為宜。 央行從去年開始要求各銀行上報不動產集中度,目前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為約36.9%,比去年最高點37.5%略微下滑,仍高於央行理想的36%以下水準。銀行放款集中度的計算公式為「不動產貸款餘額/企業總放款」,因此央行除了應考量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標準放寬以外,可積極鼓勵製造業投入更多資本支出,擴大企業融資放款規模,一旦分母總放款數加大,不動產集中度就可降低。 此外,過去央行為緊縮資金,二度採取提高存款準備率措施,如今,時空不同,若降息時機未到,央行應可適時降低存款準備率為宜,目前銀行體系總存款約近60兆元,每降一碼(0.25%)存準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換屋族鬆口氣?央行延長出售期到18月 專家:影響有限
換屋族鬆口氣?央行今(8)宣布去年第七波信用管制的配售,給予換屋族「出售原有房屋期限」從1年延長為18個月。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二年來先買後賣切結一年出售的件數不到100件,影響有限,他說,的確可以讓換屋族鬆一口氣,但銀行可放款的資金有限,優先承作首購,仍是影響關鍵因素。
Yahoo奇摩股市 ・ 3 天前《各報要聞》換屋族賣舊房期限 延長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8日宣布鬆綁換屋族限制,過去針對實質換屋自住者的一年換屋期限協助處理措施,將出售原有房屋期限由一年延長為18個月,自去年9月20日(含)以後錄案的貸款案件,均可適用。房市專家則認為,換屋族暫時得救,但銀行普遍不收切結書的問題依舊存在,申貸挑戰度仍高。 央行說明,多數民眾已能順利換屋,但今年隨房市交易降溫,近期民眾反映出售原有房屋時間拉長,或買賣雙方已簽約,買方因貸款須等待銀行排撥,延長交屋期限,致無法於一年內出售原有房屋等情事。 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指出,銀行承作第一戶購屋的貸款的協處,大約2~7個月可完成、第二戶3~8個月可完成,換言之,大多數都可以在期限內完成,目前這部分各銀行已累計承作逾700件,但央行仍接獲少數十幾個民眾個案陳情,評估後決定調整延長期限。這次將期限延長半年,其實各銀行對於延長期限看法不同,但央行是採取折衷方案,最後拍板由原本一年延長至18個月,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都有接獲部分類似陳情,央行針對民意進行調整,與下周將舉行的理監事會無關。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央行的鬆綁顯示已體諒民困,不過仍建議應取消換屋族限貸措施,或
時報資訊 ・ 3 天前
風向變了…李同榮:料下周放大房貸水庫
緊縮的房貸水龍頭部分放寬,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央行回眸、市場三笑」,中央銀行的具體回眸可能分三部曲,除已發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外,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將設法解困,下周理事會可能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
短期力守30.3元價位區間 央行出手 沒收升幅穩匯
外資熱錢連七日大舉匯入買超台股,加權指數10日再創歷史新高,新台幣強勢攻高,盤中最多升值達1.7角,一舉站上30.2元,雖央行積極進場調節穩匯,尾盤沒收1角升幅,暫守住30.3元價位、收在30.31元,但升幅7分或0.23%,表現在亞幣中相對偏強。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台幣〉央行阻升力擋熱錢 中止連5升收30.344元
投資人持續押注聯準會下周啟動降息,熱錢積極流向亞洲,新台幣兌美元今 (11) 日盤中再現 30.2 字頭,但央行擴大防守力道,力守 30.3 元關卡,
鉅亨網 ・ 16 小時前
全球央行大拋美債狂買黃金? FT:言過其實
MoneyDJ新聞 2025-09-10 12:31:33 郭妍希 發佈根據最近網路瘋傳的圖表,全球央行手上黃金對外匯存底的占比已超越美債,為1996年以來頭一遭。不過,分析顯示,這其實跟金價近來大漲、美債價格積弱不振有關,各國央行大舉拋售美債、積極買入黃金的說法恐怕言過其實。 Crescat Capital總經策略師Tavi Costa 8月28日透過社交平台X張貼了一張圖表(見此),直指外國央行目前持有的黃金部位正式超越美國公債,為1996年以來首見。他認為,這或許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全球資產再配置行動,且現在才剛開始。 英國金融時報(FT) 9日分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C)每季公布的全球外匯儲備幣種構成(Coferfor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FER)顯示,全球11.6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中,美元占比來到58%、相當於6.7兆美元。這6.7兆美元並非全部投入美國公債,各國央行還持有許多機構債及其他美元計價的債務。這份數據排除了美元計價的黃金。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Tr
Moneydj理財網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