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

大江3月營收雙增,挾雙生產基地優勢,Q2全力開拓美中市場找機會

財訊快報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3月合併營收6.09億元,月增37.9%、年增12.65%,第一季營收達15.87億元,年增4.96%。大江在美國與中國設有製造廠,美國市場占整體營收約26%,其中大部分產品已於當地生產。第二季將全力投入美國與大陸市場的開發經營,開拓區域新機會,同時將持續強化成本控管與效率提升,穩定毛利率與淨利率,推升整體獲利表現。大江3月合併營收達6.09億元,較2月的4.42億元成長37.9%,亦較2024年同期的5.41億元成長12.65%。累計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15.87億元,年增4.96%。大江表示,今年以來積極優化客戶結構與產品線布局,目前已成功開發14家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國際大型客戶,帶來穩定且具潛力的業績貢獻。

面對美國新關稅政策,大江表示,公司早已啟動全球製造布局,在美國與大陸設有製造廠,並於今年推動「輕資產全球擴展策略」,積極擴充美國與印度等地產線,強化供應鏈的產能與彈性。憑藉美中雙基地優勢,大江可因應政策協助客戶調度生產據點,將部分第三地製造產品轉移至當地,反而有助深化區域經營,創造成長新契機。

公司一直在美國、歐洲、中國與東南亞四大市場追求均衡發展,分散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整體營運韌性與抗壓能力,目前美國市場占整體營收約26%,其中大部分產品已於當地生產,預期影響有限。

展望第二季,大江積極因應國際經濟與關稅政策變化,全力投入美國與大陸市場的開發經營,開拓區域新機會,同時將持續強化成本控管與效率提升,穩定毛利率與淨利率,推升整體獲利表現。

產品策略上,公司聚焦美容保養、體重管理、骨關節保健、鈣與魚油等五大類別,特別是GLP-1配方已於今年取得台灣專利,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已開發12家目標客戶(全年目標為20家),正朝全年新台幣10億元營收目標邁進。

相關內容

電力事業群貢獻,大同Q2財報亮眼,股價走揚,公司擬3策略因應關稅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大同(2371)因電力事業挹注,且產品組合優化,第二季營收130億元,季增23.35%,年增2.66%,隨著同期工程案成本追加影響降低,本業獲利7.99億元,季增逾倍,同比轉盈,稅後盈餘4.69億元,季增逾5成,EPS 0.22元。累計上半年營收235.52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營業淨利11.94億元,同比轉盈,稅後盈餘7.74億元,EPS 0.36元。因財報繳出佳績,週二(12日)股價開高走高,大漲逾6%。此外,大同7月營收42.8億元,較同期成長2.65%,創7年來同期新高,電子代工事業群持續受惠美國關稅政策,客戶拉貨訂單暢旺,累計前7月營收278.36億元,年增率0.62%。其中,電力事業群7月營收亦穩定維持雙位數年成長率,在手訂單能見度上看至2027年。展望未來,由於面臨美國對等關稅,大同擬定積極策略,將移轉業務重心至海外市場及民間企業商機。該公司擬定三大方向:一,與美國在地實力經銷商進行策略聯盟,鎖定連續性訂單來源,並加快美國重電廠併購腳步;二,深耕日本市場,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分散風險;三,區域化全球市場,避免類似突發性關稅議題造成不確定性。大

財訊快報 ・ 2 天前

品牌、海外客戶助攻,欣新網H1每股盈餘2.06元,H2再添新客戶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受惠於品牌及海外客戶拓展,欣新網(2949)上半年營收達25.70億元,年增21.89%;稅後淨利0.53億元,年增11%;EPS 2.06元,優於去年同期。而在品牌拓展部分,欣新網目前已有多個品牌客戶進入洽談階段,預計下半年將陸續展開合作,為營運注入新動能。公司7月單月營收4.01億元,年增20.44%;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達29.67億元,年增21.54%,亦刷新同期紀錄,顯示公司成長動能將延續至第三季。隨著台灣電商市場面臨境外平台競爭加劇、營運普遍呈現趨緩甚至負成長情況,欣新網優於整體市場趨勢,上半年逆勢攀高,營收獲利均繳出年增雙位數亮眼成績。公司指出,其關鍵在營運模式有別一般電商銷售平台,採取整合行銷、規模化佈局及全通路營運策略,有效成為品牌提升營運效益的重要助力。自去年起,欣新網積極開拓新品牌客戶並加速海外市場布局,不僅擴大產品與市場版圖,為未來成長奠定穩健基礎。展望下半年,公司看好這股成長動能將持續延續,並進一步聚焦AI技術應用與電商營運服務,建立更高的差異化競爭門檻與市場優勢。在海外市場部分,欣新網表示,菲律賓子公司憑藉既有合作品牌與在地發展優勢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超秦上半EPS 2.04元,攻外食市場及零售通路搶食中秋預購商機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超秦企業(8345)於受惠於國產雞肉市場需求持續攀升,產品價值與市場認同度同步提升,銷售持續暢旺,加上餐飲外食市場穩步擴張,繳出亮眼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9.19億元,稅後淨利1.06億元,上半年度每股盈餘(EPS)2.04元。 超秦總經理陳建利表示,自2019年起全面導入精實管理,從生產流程到人員配置進行系統化檢視,落實「減少浪費、提升效率、優化流程、最大化價值」四大原則。透過瓶頸排除、作業標準化、數據即時化監控及跨部門協作,有效縮短作業節拍並強化產能彈性。並於今年3月完成屠宰場設施設備速率調升,稼動率顯著提升33%,每日最高產能突破10萬羽。產能擴充結合持續優化的產銷協作機制,推動上半年整體營運表現大幅躍進。 在品牌推廣方面,超秦日前參加「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於農業部農業樂活館展區展出「超秦肉品就是嫩雞」系列產品,以軟嫩多汁、容易咀嚼的口感深受長者及健康飲食族群喜愛,不僅引發高度關注,更進一步鞏固超秦肉品在健康熟齡市場的品牌能見度與影響力。 展望未來,陳建利表示,在餐飲外食市場需求持續擴張與產業缺工問題並存的情況下,超秦持續以精緻分切、風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案場開發進度延後,麗升能源上半年每股虧0.76元,估營運先蹲後跳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麗升能源(8087)公布上半年財報,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29億元,年減77.46%,稅後淨損2894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76元。麗升表示,上半年虧損主要來自漁電共生新制及地方輿情等影響,致行政審核愈趨嚴謹冗長,各案場開發及申設流程進度不如預期,加上因南部風災與連日豪雨,既有案場進度嚴重落後,影響營收入帳時間再度往後遞延所致。麗升能源第二季營收為3573萬元,年減84%,稅後淨損2318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500萬元擴大,每股虧損0.61元。麗升自結7月合併營收1200萬元,年增11.3%;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1.41億元,年減75.84%。麗升指出,目前興建中的七股漁電案場已於4月取得部分政府許可,其餘案場之申設流程亦持續推展中,就長期趨勢而言,麗升樂觀預期營運成果衰退為短期的時間性遞延,目前雖遇嚴峻的環境考驗,麗升仍審慎樂觀看待,下半年優於上半年期許不變。此外,麗升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譽生技現金增資案,將由富譽作為農漁技術團隊之投資控股引擎,透過轉投資相關之養殖團隊以取得更深化的合作及技術服務。麗升透過建立結構型溫室結合太陽能農電的模式,達到提升農業韌性與永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股期約週三盤後漲跌互見,Bumble和Coherent盤後逆勢重挫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股週三氣勢如虹,標普和那指再創新峰後,三大股指盤後漲跌互見但幅度都在0.1%之內。但個股表現差異大。兩檔個股卻逆勢重挫。交友應用程式營運商Bumble股價盤後急跌逾13%,主要受第二季付費用戶數減少8.7%至380萬人的衝擊,儘管營收達2.482億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期,但活躍付費用戶流失情況打擊投資人信心。分析師指出,Bumble推出的AI與安全功能革新仍未能扭轉線上交友市場的疲態,尤其是Z世代用戶轉向更即時互動工具的趨勢,使平台成長動能承壓。光電子元件製造商Coherent盤後暴跌近17%,雖然第四季調整後每股盈餘(EPS)報1.00美元、高於預期的0.92美元,營收15.3億美元也略勝市場預估,但公司第一季(2026財年Q1)營收指引中值落在15.3億美元,低於華爾街預期的15.5億美元。同時,公司將出售4億美元國防雷射業務,預計每季營收減少約2,000萬美元。分析師認為,雖然AI與高速運算(HPC)需求長線向好,但短期內的營收壓力與指引低於預期,已足以引發投資人獲利了結。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午後獲利賣壓湧現,滬指週四翻空回吐0.46%、創業板挫1.08%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A股週四盤初延續過去三天以來的上漲氣勢,三大股指一度齊步追高,但午後獲利了結賣壓湧現,三大股指齊步翻空收黑;一度突破3700點關口,改寫44個月新高後,滬指終場倒吐0.46%,上述關口得而復失;深市和創業板連三紅再各自攻上十個月高點後,終場倒吐0.87%和1.08%。市場整體偏弱,個股呈普跌態勢,兩市下跌家數逾4600檔,做多動能明顯放緩。收市時,滬指報3,666.44點,回吐17.02點或0.46%,為本週首黑,日高的3704.77點為2021年12月13日以來最高,過去九個交易日只有兩天黑。深證成指跌99.93點或0.87%,報11,451.43點,日高的11,607.41點為去年10月8日以來最高;創業板指跌26.84點或1.08%,至2,469.66點,盤中一度突破2500點關口至2513.37點也是去年10月8日以來的十個月新高。盤面上,腦機接口題材逞強,博拓生物20%漲停,創新醫療、南京熊貓盤中觸及漲停;蘋果將腦信號納入原生輸入並與Synchron合作的消息,持續強化類股景氣預期。數字貨幣概念同樣活躍,吉大正元一度漲停封板,比特幣隔夜於紐約時段突破1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八方雲集H1獲利創高,EPS 5.81元,擬配息4元,Q4插旗德州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受惠於台灣及美國市場挹注,八方雲集(2753)第二季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93億元,年增38%,為同期新高及單季次高紀錄,EPS達2.89元;累計上半年營收亦為同期高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3.88億元,年增31.08%,創下新猷,EPS5.81元,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4元。八方雲集表示,第二季主要受惠於台灣市場「汰弱留強」的展店策略持續發威,八方雲集與梁社漢排骨雙品牌對比去年同期淨成長36家,資源集中效益顯現。而美國市場加速拓展,截至7月底美國店數已達12家,第12家門市已於南加州阿卡迪亞完成開設,較去年同期9家大幅成長33.3%,集團全球總店數達1,370家,其中台灣1,280家、香港78家、美國12家,多品牌多店數協同效應帶動整體營運效益明顯提升。針對關稅議題,八方雲集認為,將加速台廠海外布局腳步,其中像是環球晶、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等,都已在德州設廠布局,整個德州科技聚落儼然成形,八方雲集表示:「德州擁有超過3,000萬人口,是僅次於加州的超大型消費市場,隨著眾多台灣科技企業在德州落地深耕,當地台商科技聚落日趨成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正德上半年EPS 0.93元,5艘1.75萬噸MPP船型船舶2027年起交船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散裝航運業者正德(2641)今(13)日公布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5.5億元,季成長8.8%,年增39.66%,營業毛利2.32億元,年增25.76%,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05億元,每股盈餘(EPS)0.64元;毛利率由第一季34.5%成長至42.16%,營業利益率由26.75%成長至37.6%。正德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約為10.56億元,年增34.68%,營業毛利4.06億元,年增11.0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93億元,年增8.53%,每股盈餘(EPS)達0.93元。今年上半年度獲利為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係因2024年訂購的4艘新造船舶已於2025年陸續交船加入營運,使2025年上半年度業績與2024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長。而正德7月合併營收為1.87億元,年增24.49%。正德董事會通過訂造5艘1.75萬噸多用途(MPP)船型船舶,多用途(MPP)船型作為可載運多樣化物品的靈活船型,受益於全球重件物流需求回溫,自2021年起租金走勢呈顯明顯上揚。隨著風電與油氣建設逐步恢復,並受IMO碳排規範驅動,具備節能與吊裝能力的多用途(MPP)船型將受青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轉運懲罰未隨「對等關稅」同步落地,海關指引延宕引發市場觀望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最新「對等關稅」雖已於8月7日正式生效,但外界矚目的轉運懲罰措施卻未同步啟動。由於美國海關的產地與轉運指引至今仍未更新,市場推測,東南亞國家短期內仍可能成為部分商品(包括中國生產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中轉通道。現行美國海關規則明訂,未與華府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產品,即使零件全部來自其他國家,只要在當地經過「實質轉化」即可標註為當地製造並出口至美國。由於新關稅制度未對「實質轉化」重新定義,部分官員甚至向出口商明言,現行規定暫時仍有效。泰國商務部外國貿易部長阿拉達(Arada Fuangtong)證實,目前泰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統一適用19%關稅,並未受到額外的轉運懲罰。路透亦引述越南業界消息人士指,美方官員已明確表示,即使是中國生產、在越南組裝的產品,也將直接適用20%關稅,並未額外加徵轉運稅率。在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前,多數貿易顧問便提醒客戶,若要降低觸發轉運懲罰的風險,出口至美國的產品至少應確保40%為當地生產。越南顧問業者則指出,一旦被美國認定為轉運商品,關稅可能高達40%,但由於新轉運定義尚未公布,企業當前處於觀望與試探階段。根據現行指引,

財訊快報 ・ 3 天前

系統電上半年EPS 0.14元,加速美國製造基地布局,德州新廠11/7開幕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系統電子(5309)今(13)日召開法說會,第二季營收為8.33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次高,季減4.7%,年增10.6%,受產品組合結構轉換與匯率波動影響,第二季稅後淨利為417萬元,季減81.8%,年減92.2%,每股盈餘(EPS)為0.02元,毛利率為24.54%,較去年同期略減1.23個百分點,但較上季提高0.92個百分點。累計上半年營收17.06億元,年增3.3%,毛利率24.1%,稅後淨利為0.27億元,年減77.6%,淨利率1.59%,每股盈餘(EPS)0.14元。系統電近年逐步淘汰低毛利產品線,並完成胎壓偵測器(TPMS)、工業電腦、與能源系統(以UPS LIB Pack及鋰電池備援模組BBU為主要產品)三大核心業務布局。2025年上半年,工業電腦、與能源系統業務營收占比近四成且比重持續攀升,產品組合優化已初見成效。系統電以技術實力直攻國際一線客戶,TPMS為國際電動車大廠的獨家供應商,強固型工業電腦也切入全球工程車機具龍頭供應鏈,BBU亦已取得國際一線客戶訂單,預計今年底量產出貨,成長動能將陸續發酵。展望未來,系統電指出,今年雖然TPMS業務受到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日本基金6月大舉減持美股與美國基金1.62兆日圓,創歷來單月第二大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本財務省8日最新國際收支數據顯示,日本基金在6月大規模拋售美股及美國基金,淨減持規模高達1兆6,256億日圓(約107億美元),僅次於2022年9月的歷史最高紀錄,成為歷來第二大單月拋售金額。此舉凸顯在美國關稅政策升溫、日圓波動加劇,以及全球利率預期轉向之際,日本資金對美國資產的配置策略正出現明顯調整。分析師指出,這波減持背後有三大推動因素。首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部分中國及其他國家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升溫,日本出口企業面臨不確定性,促使部分機構先行鎖定美股獲利,以降低外部衝擊風險。其次,日圓在6月呈現階段性走強,吸引日本資金將海外投資收益匯回本土,以減少匯兌風險並改善資產負債表。第三,美國科技股在上半年漲幅驚人,部分基金認為估值已高、回檔壓力增大,因而選擇獲利了結。東京一家大型券商的首席市場策略師表示,「日本機構投資人(法人)對美國市場的長期配置並未出現結構性轉向,但短期內受到匯率波動與政治風險的雙重影響,資金流動性管理成為首要考量。若美國經濟數據持續放緩、聯準會(Fed)啟動降息週期,日資可能在第四季重新增持美股,尤其是防禦型與高殖利率類股。」另

財訊快報 ・ 3 天前

聯合7月營收飆新高,上半年EPS 2.46元,日、美市場為成長引擎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聯合骨材(4129)公告上半年財報及7月營收,第二季受到匯率及產品組合影響,毛利率、營益率同步較前一季下降3個百分點,業外又認列匯損,單季稅後淨利降至4657萬元,每股盈餘(EPS)0.48元,累計上半年EPS 2.46元。7月合併營收首度超越5億元達5.3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累計1-7月營收31.78億元,年增21%,亦再創歷年同期新高。業績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亞太、歐洲、美洲等核心市場的穩定成長。聯合在歐洲與亞太等關鍵市場拓展,效益已逐漸顯現於營收表現。歐洲方面,除既有的法國、瑞士、英國與比利時四個直營據點外,亦透過經銷網絡積極開展南歐與東歐市場,亞太區除了台灣穩定成長外,日本市場也持續快速成長。尤其日本為超高齡社會,對於退化性關節疾病的關節置換手術有相對大的市場需求,預期日本將是聯合未來極具成長動能的市場。美國作為全球最大人工關節醫材市場,今年雖短期受到關稅政策調整影響,整體銷售仍維持穩定上升趨勢。美國市場屬於高毛利地區,因關稅影響所增加的成本尚屬可控範圍。聯合預計透過持續的營收增長與成本控管,降低因關稅變動對營運獲利產生的影響

財訊快報 ・ 2 天前

韓政府爭取多晶矽關稅豁免,盼美方「特殊考量」保障韓企投資利益

【財訊快報/陳孟朔】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近日向美方提議,若美國在《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國安調查後,決定對多晶矽及其衍生品徵收額外關稅,應對韓國企業給予「特殊考量」,以免衝擊在美投資與雙邊供應鏈穩定。根據美國《聯邦紀事》10日公布的意見書內容,韓方強調,韓企正積極擴大在美布局太陽能與半導體產業,包括韓華Qcells在喬治亞州興建太陽能組件廠、OCI公司在德州投建太陽能電池廠,均有助美國供應鏈多元化。若此時對關鍵原材料多晶矽加徵高額關稅,將不僅衝擊韓美經濟,更可能損及國安相關產業的韌性。韓方並指出,多晶矽亦是半導體製造的重要原料,若課徵額外關稅,勢必推高美國本土晶片生產成本,削弱韓企在美投資的獲利能力,恐與美國推動半導體回流、強化供應鏈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反映美國在能源轉型與半導體供應鏈政策間的微妙平衡;若韓方爭取成功,不僅有利韓企維持美國市場競爭力,也可能影響後續美國針對其他貿易夥伴在關鍵材料領域的談判態度。

財訊快報 ・ 3 天前

工商社論》後美國時代提前到來

川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高潮迭起,短期來看,似為美國取得了顯性的利益,但無形中也將美國推向國際影響力的下坡路。那些在脅迫下談好的協議,如同沙上建塔,各國表面屈從,實則心有不甘,還一度發生日本認為美國政府曲解談判結果而不認帳的情事,後續的落實程度仍充滿變數。在各國國內,這種基於單邊主義的政策難獲廣泛認同,其可持續性已埋下質疑的種子。

工商時報 ・ 2 天前

貝森特與巴西財長虛擬會議臨時取消,關稅爭端持續升溫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媒引述巴西財長哈達德(Fernando Haddad)週一表示,原定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的虛擬會議已被臨時取消,至今尚未重新安排。這場會議原計劃討論雙邊經貿與關稅問題,但背景顯然不平靜。美國7月對巴西進口商品加徵50%關稅,理由是巴西的行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作為回應,巴西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投訴,要求裁決美方措施違反國際貿易規範。市場觀察人士指出,此舉反映美巴關係在川普政府強硬貿易政策下持續惡化,短期內不易緩解。若關稅爭端升級,巴西農礦產品及工業品出口恐受壓,對其匯率及資本市場構成壓力;而美方進口替代與供應鏈調整亦可能推高相關商品價格,對全球通膨帶來邊際影響。

財訊快報 ・ 2 天前

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比特幣早盤衝破12.3萬美元創新高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元走弱、聯準會(Fed)降息預期急升,以及機構(法人)資金持續湧入的多重利多下,比特幣週四早盤衝上123,674.71美元,創下自7月14日以來的新高,也是歷史新高價位。市場人士指出,技術面若突破並穩站125,000美元關卡,目標價將直指150,000美元。本輪漲勢背景包括交易員押注聯準會將於9月17日啟動新一輪降息,甚至有7%的機率一次降息2碼(0.5個百分點);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主導的一系列加密貨幣監管鬆綁政策,包括簽署行政命令,允許加密資產納入401(k)退休帳戶,提振投資需求。IG分析師Tony Sycamore指出,「企業資金部位仍在增加,包括MicroStrategy與Block Inc.持續買進比特幣,若價格成功站穩12.5萬美元關口,將吸引更多追價買盤,推升行情挑戰15萬美元。」今年以來,比特幣走勢持續受機構資金推動,尤其在川普自稱「加密貨幣總統」後,市場對美國加密產業政策轉向寬鬆的信心顯著回升。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在美元偏弱、風險資產吸引力提升的環境下,比特幣有望延續多頭格局。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

Fed降息預期+美元示弱,亞洲黃金現貨價盤中上揚0.17%

【財訊快報/劉敏夫】亞洲市場週三黃金價格上揚,因美國通膨數據符合預期,強化了人們對下個月降息的預期,且美元匯價示弱,也進一步彰顯黃金投資吸引力。亞洲黃金現貨價格盤中上揚5.64美元或0.17%,每盎司報3,353.89美元。4月22日金價一度觸及3,500.10美元,締造歷年高點。追蹤美元兌換6種主要貨幣一籃子匯價的美元指數週三亞洲盤盤中下跌0.09%,美元走弱,令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於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人來說相對便宜。週二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基本通膨率加速至今年年初以來的最高水準,但商品價格溫和上漲舒緩了人們對關稅壓力的擔憂。通膨數據加上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引發聯準會將於下個月降低借貸成本的臆測。黃金不具孳息收益,因此黃金價格行情通常在低利率環境下受益。與此同時,交易員仍在等待白宮澄清有關黃金關稅的訊息。美國總統川普週一聲稱不會對黃金徵收關稅,但未做詳述。上週五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稱金條面臨關稅,引發黃金市場動盪。今年以來,金價已上漲逾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漲幅發生在前四個月。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刺激了避險需求,加之央行的強勁購買,支撐了金價。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長榮航H1 EPS2.34元,10/3開航桃園-達拉斯航線,配第四代豪華經濟艙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航空(2618)與合併子公司2025年第2季合併營收553.07億元,年減0.1%;合併本期淨利為69.51億元,年減15.4%;歸屬母公司淨利66.92億元,每股盈餘(EPS)1.24元。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102.51億元,年增2.8%;合併本期淨利為132.77億元,年減少0.8%;歸屬母公司淨利126.22億元,每股盈餘(EPS)2.34元。長榮航2025年第2季客運營收351.9億元,年減3.3%;上半年客運營收716.02億元,年減1.8%;長榮航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航空客運市場受關稅議題及國際局勢動盪影響,旅客在休閒旅遊消費上採觀望態度,訂位表現走緩,然隨出發日臨近,訂位量仍逐漸升溫,全航線載客率維持8成以上,收益旅客數增加1.6%,單位收益持平,上半年客運營收716.02億元,年減1.8%。長榮航空為積極架構越太平洋及歐亞轉機綿密航網,將於10月3日以波音787-9機型開航桃園-美國達拉斯航線,除提供皇璽桂冠艙及經濟艙服務外,另配有全新第四代的豪華經濟艙,初期提供每週3班的飛航服務,11月18日起提供每週五班,12月15日起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焦點股:聯合7月營收締新猷,股價飆漲停創高慶祝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聯合骨材(4129)歐洲主力市場業績成長持強,加上美國持續推出新產品規,與京瓷在日本合作貼牌銷售也加溫,推升7月營收5.3億創新高,月增17%、年增27.2%,累計前7月營收31.78億元,年增率21.1%。聯合在各市場齊步發展,歐洲除了主力國家法國表現持強,預期英國的表現將會相對亮眼。而過去兩年均成長約四成的日本,與日本第四大關節廠商京瓷(Kyocera)則以貼牌方式銷售聯合的補骨柄產品,有助日本市場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渠道擴充。美國地區也有多項新品陸續上市。法人看好多引擎拉動,聯合今年營收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近日股價出量站上所有均線,但跳空缺口過大,拉回不破111可以介入,可擇KD或MACD的黃金交叉出現時伺機加碼

財訊快報 ・ 3 天前

中美貿易談判再延90天,貝森特拒將中國在美投資納入協議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美貿易談判期限再度延長90天,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三接受採訪媒體時強調,「中國在美國投資不會是任何中美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他指出,中國資金若用於收購美國企業,大多涉及關鍵產業如半導體、稀土磁鐵、製藥與鋼鐵,這些產業更需回流美國本土,「我的感覺是,這不會發生」。貝森特此番表態排除中國在美直接投資作為談判條款的可能,進一步縮窄了協商方案空間,也顯示中美在科技、AI等戰略領域上的對抗仍難化解。他表示,美方貿易官員將在未來2-3個月內再與中方對話,但在考慮降關稅之前,「需要看到幾個月、幾個季度,甚至一年的芬太尼流動問題取得實質進展」。分析人士指出,這進一步突顯中美談判正朝向「小範圍、高壁壘」(small yard, high fence)的模式演變,即美方將聚焦高技術與國安敏感領域,降低合作範圍與透明度,談判成功將十分困難。美國戰略智庫觀點亦認為,美中間的經濟關係已從純商業往來演變成戰略競合,並強化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雙方處於更加複雜與對抗的局面。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