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

《資服股》AI助威 叡揚喊營收雙位數成長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資服業者叡揚(6752)總經理陳世安表示,今年業績可望有兩位數的成長。在算力平價化,AI模型小型化趨勢下,企業AI應用發展會逐漸增加。該公司已有2成產品導入AI技術和應用。他認為,AI發展如摩爾定律,大型語言模型LLM,大約八個月可提升一倍速度和規模,而算力平均每年可成長2~3倍。

叡揚客戶依行業比重依序為金融機構45%、政府機構21%、製造醫療及服務業20%。訂閱式、維護及委外服務等穩定收入,占營收比重超過60%,其中訂閱式收入占比約為35%,年增24%。

廣告

除金融及政府部門客戶,製造業客戶亦逐年增,加上淨零碳排業務亦有新增大型客戶,加上資安事業成長可期,展望2025年,該公司認為營收可望有雙位數成長。

高科技供應鏈因國際情勢變化,不少客戶赴海外成立據點,叡揚會跟進客戶腳步,提供全球服務,亦有考慮赴海外成立據點,但沒那麼快。而最佳模式為,採取與日本合作夥伴合資成立公司,在當地提供服務的模式。

展望未來,叡揚看好淨零碳排業務,Vital NetZero平台已完成SGS及ARES雙機構ISO 14064-1軟體確效AUP查證,客戶涵蓋20多種行業,包含電子、半導體、化學、金屬、醫院、學校等,並與多家顧問公司、經銷商、能源物聯網合作。

今年亦將AI研發成果融入雲端全線產品,看好自然語言及影像辨識等業務商機。自然語言部份有聊天機器人,至於影像辨識目前鎖定在企業財務四表的辨識業務。

叡揚表示,由於產品多元且客戶分散,營收相對穩定,不易受單一產業景氣波動影響,加上訂閱服務可創造穩定收入,不但中小企業客群穩定,大型客戶採用意願也增溫。

叡揚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17.4億元,年增9.18%,稅後純益2.1億元,年增8.64%,每股稅後純益6.14元,營收與獲利雙創歷史新高。去年毛利率52.28%、營業淨利率14.68%,稅後淨利率12.44%。2024年第四季營收為5億元,季增12.43%、年增9.49%,稅後純益為0.71億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3.7元現金股利及0.5元股票股利,配息率近68%。2025年累計前二月營收2.7億元,年增14.46%。(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何英煒/台北報導)

相關內容

《社會》近5成中小學生 AI當朋友聊天

【時報-台北電】AI浪潮來襲,被視為「數位原住民」的中小學生世代,學習與生活也被重塑。民調顯示,全台1.3萬名中小學生都與AI頻繁互動,他們擁抱AI作為學習幫手與情感慰藉,甚至認為人工智慧是朋友,超過3成半的學生過去1個月沒有和同學或朋友約出去玩,映照出真實社交的蒼白。至於有心理困擾的青少年則有26%求助AI,比率高於與父母、輔導室等專業人員。 《親子天下》針對全台超過1.3萬名5到9年級的中小學生進行「AI世代學習大調查」,發放問卷遍及全台22縣市、657所學校。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學生的生活正被壓力籠罩,44%的學子表示壓力大或壓力非常大,三大煩惱高度集中在「擔心國中會考」(34%)、「不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30%),以及「在校成績不好」(28%)。在這股壓力下,一個令人意外的現象浮現,也就是AI正成為他們的情感避風港。 調查指出,AI在學生生活扮演深刻情感角色,48.9%的學生反映,會與AI聊天,超越所有學習用途。在開放式問題的回覆中,有學生寫下「我的朋友,只有他能和我聊天,在一起」,直白地將AI視為朋友;數據顯示,高達37.7%的學生在過去1個月內「沒有和同學或朋友約出去

時報資訊 ・ 2 天前
專家:AI運算成本正驅動企業人力招聘決策

專家:AI運算成本正驅動企業人力招聘決策

MoneyDJ新聞 2025-09-17 14:20:16 賴宏昌 發佈華爾街日報(WSJ)週二(9月16日)報導,商界科技領袖們認為、現階段不應過度擔憂人工智慧(AI)實驗計畫的投資報酬率(ROI),重點應該擺在找出少數幾個最具潛力的AI專案,並確保組織架構、人才、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足以支持這些計畫的規模化推展。部分專家說,只有當AI計畫成功規模化或擴展至整個組織後、多數的企業科技領袖才能判斷出這項技術的真實ROI。 TIAA營運資訊數位長Sastry Durvasula週二在WSJ科技領袖峰會上表示,他認為80%的工作將因AI而至少改變20%,20%的工作將出現高達80%的變化。Altimeter Capital合夥人Apoorv Agrawal指出,AI的運算成本正驅動企業的人力招聘決策,現在究竟是該雇用更多人類工程師還是投資GPU、已成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9月4日發表的一篇部落格文章,AI正影響招聘活動,部分企業因導入AI而縮減招聘規模、另有一部分企業則是增聘精通AI的員工。 根據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

Moneydj理財網 ・ 3 天前
AI驅動一切!華為:2035年全社會算力總量將成長10萬倍 AI存儲需求激增500倍

AI驅動一切!華為:2035年全社會算力總量將成長10萬倍 AI存儲需求激增500倍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周二 (16 日) 舉辦智慧世界 2035 系列報告發表會,正式發表《智慧世界 2035》及《全球數智化指數 2025》兩大報告,深入探討未來十年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及其對各產業的深遠影響。 《智能世界 2035》報告由華為與全球百餘位專家、學者、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

鉅亨網 ・ 3 天前

李孟霞專欄-大盤有基之彈 後市攻高可期

台股9月意外頻頻改寫歷史新高,除外資買盤回籠、全球資金行情再起外,美股指數續創新高,也是成為多方氣勢穩定的重要因子,由於美股創高反映出市場定價對於2026年經濟動能成長與企業獲利回升的樂觀預期,上周四美國FOMC如市場預期降息一碼,政策利率降至4.00%~4.25%,因為非經濟衰退的降息,股市偏向樂觀解讀資金面,進一步支撐S&P500指數創高,對股價形成正面支撐。

工商時報 ・ 1 小時前
《DJ在線》IPC廠下半年陰霾增,AI成長則增速

《DJ在線》IPC廠下半年陰霾增,AI成長則增速

MoneyDJ新聞 2025-09-16 09:48:18 邱建齊 發佈工業電腦(IPC)產業去(2024)年因受客戶仍持續去化庫存影響而普遍衰退,隨著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及去年因故遞延的訂單開始貢獻,原本今(2025)年營運普遍看樂觀且有多家在年初均釋出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的正向訊息,但經歷關稅尤其台幣狂升亂流,除了匯損衝擊Q2財報,客戶拉貨觀望氛圍增溫加上DDR4缺料,都為下半年營運增添陰霾。 不過出乎預料之外的是邊緣AI發展的速度卻比廠商原先預期來得更快,研調機構指出,全球邊緣AI產值預估將從2022年的152億美元增加到2032年達到1,436億美元、CAGR高達25.9%,其中硬體部分CAGR為19.2%同樣動能強勁,應用包括醫療、機器視覺、工廠自動化、自主移動機器人、零售餐飲等都已陸續導入。 龍頭廠研華(2395)邊緣AI主攻智慧工廠、能源及公用事業、智能系統及AMR、醫療、智慧服務及零售五大產業,未來邊緣AI將由選配變標配,推展速度增快。事實上邊緣AI營收佔比在去年約佔9%、今年上半年已達16.8%、估計到今年底可突破2成比原先預期快。由於AI應用碎片化,例如用於農業養殖乳牛偵測

Moneydj理財網 ・ 4 天前

《電週邊》訂單加持 輔信下半年業績飄香

【時報-台北電】輔信(2405)受惠美國市場專案需求回溫、IPC產品及醫材業務穩健出貨,進入第三季以來業績動能逐步回穩。隨著旗下新一代的AI PC系列新品陸續量產,加上在IPC產品線斬獲新訂單,陸續出貨予歐洲醫療應用及台灣電信運營商客戶,皆將為輔信下半年營收動能帶來貢獻。 因應全球總經的不確定性,輔信持續聚焦中高階產品線與客製化服務,以提升其業務成長動能、同時降低市場風險,期在進一步強化Edge AI應用產品線、拓展多元應用場域下,能推動中長期營運穩步成長。 輔信得利企業應用及工業電腦專案推動,加上子公司暄達醫學(7726)之醫材產品出貨穩健,8月合併營收年月雙增、達1.51億元,站近五個月高點,月增11.6%、年增逾22.6%,累計今年前八個月合併營收11.26億元、年減幅收斂,回升至接近去年同期水位。 隨著AI應用加速在企業端與多元產業場域應用落地,輔信亦積極投入導入新處理器平台之AI迷你應用電腦產品開發,同時擴展在中高階產品與服務方案之量能。自第三季起,輔信於美國取得的客製化迷你應用電腦專案,已陸續出貨、導入客戶於企業資料備份、具機密及敏感性資料之保護與即時存取之應用。 另方面,

時報資訊 ・ 3 天前

訂單加持 輔信下半年業績飄香

輔信(2405)受惠美國市場專案需求回溫、IPC產品及醫材業務穩健出貨,進入第三季以來業績動能逐步回穩。隨著旗下新一代的AI PC系列新品陸續量產,加上在IPC產品線斬獲新訂單,陸續出貨予歐洲醫療應用及台灣電信運營商客戶,皆將為輔信下半年營收動能帶來貢獻。

工商時報 ・ 4 天前
華為AI-Centric星河AI網絡全面升級,躍升行業智能化

華為AI-Centric星河AI網絡全面升級,躍升行業智能化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AI時代,星河AI網絡智聯新啟航」峰會上,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王雷正式發佈全面升級的AI-Centric星河AI網絡解決方案,以AI智能設備、AI智能聯接、AI智能大腦三層架構加速AI與網絡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零丟包、高吞吐、確定性低時延、全場景零信任等豐富的場景化聯接服務和體驗,實現以網興智、以智賦網、以智護網,躍升行業智能化。

PR Newswire Asia ・ 1 天前
AI浪潮-以AI驅動傳產升級轉型

AI浪潮-以AI驅動傳產升級轉型

人工智慧(AI)席捲全球,成為企業轉型的核心力量。它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催生全新商業模式。但當前AI當道,得AI者得天下,以致產業「M型化」愈趨嚴重,加上關稅、匯率波動的衝擊,傳產業若不積極擁抱AI,導入AI進行升級轉型,將在全球競爭的浪潮中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淘汰。

工商時報 ・ 3 天前
算力即國力!中國國務院:全國統籌算力 攻堅AI晶片

算力即國力!中國國務院:全國統籌算力 攻堅AI晶片

中國國務院上周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慧 +」行動的意見》(下稱《意見》),將 AI 算力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宣告國產 AI 晶片和算力基建的黃金爆發期正式來臨,算力成為新時代國力競爭核心,掌握最強運算能力者將在 AI 競賽中佔據主導地位。 《意見》明確要加強 AI 算力

鉅亨網 ・ 2 天前

騰訊攜手300企業 培養AI人才

大陸網路巨頭騰訊16日公布AI應用繁榮計畫,涵蓋「AI共創營」和「AI百校行」兩大核心項目,攜手全球夥伴加速AI人才培養,並推動「人工智慧+」的應用與發展。另一方面,目前騰訊雲已全面和主流的陸產晶片相容,並積極參與、回饋開源社群。

工商時報 ・ 4 天前

《產業》87%Z世代 求職先看薪資

【時報-台北電】AI與半導體浪潮引爆全球人才需求,高薪成為企業搶才的必要條件。根據國際人力平台Cake最新調查,近9成Z世代青年將薪資列為職涯方向首選,其次是職涯發展前景81.3%與個人興趣或技能的契合度69.2%。 Cake指出,新世代在思考職涯時更關注發展前景與成長機會。根據15日發布的「2025年輕世代職涯大調查」,年輕世代在評估職缺時,薪資福利67.4%依然是首要考量,其次則為團隊氛圍與文化43.9%以及工作內容的成長性40.9%。進一步觀察,高達87.3%的受訪者將薪資水平視為職涯方向的關鍵,其次是職涯發展前景81.3%與個人興趣或技能的契合度69.2%。 至於企業如何因應新世代求職需求,Cake表示,除了薪資誘因,企業也愈加重視長期發展,例如推動導師制度、跨部門輪調與清晰的晉升路徑,幫助青年在AI驅動的職場中持續成長。 另外,「2025年輕世代職涯大調查」中將近一半的青年坦言,對感興趣的職位缺乏足夠資訊而難以深入了解;同時有超過4成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如何在履歷中展現自身優勢。 針對對職位缺乏資訊的求職者,104人力銀行公關洪德諭提醒,首先,可利用企業與大專院校合作的資源,

時報資訊 ・ 4 天前

遠低於同行!DeepSeek-RI訓練成本29.4萬美元 OpenAI 1億美元起跳

中國人工智慧(AI)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透露,開源AI模型DeepSeek-R1的訓練費用僅為29.4萬美元,遠低於美國同行公布的數字。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大陸產業》算力暴增10萬倍!華為揭2035智能世界:AGI成驅動力

【時報-台北電】大陸AI發展日新月異,華為17日發布「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報告預測,通用人工智慧AGI將成為最具變革的驅動力,人機協同編程成主流,算力總量增長10萬倍;數據成AI發展「新燃料」;通信網絡連接對象從90億人擴展到9000億智慧體;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50%。 香港商業電台報導,報告還指出,到2035年,人工智慧將助力預防超過8成的慢性病;超過9成的大陸家庭將擁有智慧機器人;人類將逐漸進入「全人生活」(Holistic Living)空間的時代。 華為還預測,人機互動方式,將向著融合人類五感的多模態互動演進。用戶透過語音、手勢等方式與數位世界互動,獲得深度沈浸的體驗。用戶只需發出指令,AI智慧體將調用相關服務節點,為用戶提供極致體驗。全新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會走入生活,成為「移動第三空間」。 華為還強調,到2035年全社會的算力總量將增長10萬倍,計算領域在架構、材料器件、工程工藝、計算模式四大核心層面,實現顛覆性創新,催生新型計算的全面興起。AI存儲容量需求將比2025年增長500倍,代理人工智慧(Agentic AI)會驅動存儲典範改變。通信網絡將連接900

時報資訊 ・ 3 天前

DeepSeek-R1論文登國際期刊《自然》封面,揭訓練29萬美元成本優勢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AI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再傳捷報。由梁文鋒擔任通訊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論文,登上國際權威期刊《自然》(Nature)封面,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同行評議的主流大語言模型,標誌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與今年1月的未經評審初版相比,新版DeepSeek-R1論文在審稿過程中,根據專家意見刪減過度擬人化的描述,補充模型訓練資料類型、安全性考量及技術細節,並正面回應外界對知識蒸餾的質疑。團隊明確否認有意利用OpenAI模型輸出進行訓練,強調DeepSeek-V3 Base基座模型完全以互聯網數據為來源,雖然不排除包含GPT-4產生的內容,但絕非刻意蒸餾。DeepSeek開源後,R1模型在Hugging Face平台下載量突破1,090萬次,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開源推理模型。值得注意的是,該團隊首次公開訓練成本僅29.4萬美元,即便加上約600萬美元的基座模型成本,整體仍遠低於OpenAI與Google的AI訓練開支。《自然》評論指出,隨AI快速普及,大模型企業難以驗證的宣傳帶來真實風險,而依靠獨立研究人員的同行評議,有助抑制產業過度炒作

財訊快報 ・ 2 天前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華為發佈全新升級星河AI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以零信任理念重構全場景防護體系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華為發佈全新升級星河AI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以零信任理念重構全場景防護體系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期間,在以「AI時代,星河AI網絡智聯新啟航」為主題的數據通信峰會上,華為發佈全新升級的星河AI網絡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以AI為核心驅動力,構建覆蓋企業分支、園區及數據中心的全場景零信任網絡安全底座,為千行萬業智能化轉型築牢安全屏障。

PR Newswire Asia ・ 1 天前

戴爾廖仁祥:企業導入AI形成飛輪效應 持續擴大投資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09月16日電)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今天表示,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並非全面AI化,而是先識別並選擇2到3個對本身最關鍵的流程進行嘗試,一旦看到初步的投資報酬率(ROI),就會產生信心,進而投入更多專案,形成「飛輪效應」,持續擴大投資。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指的是組織或個人透過持續、一致的努力,在正確的方向上累積動能,最終達到一種看似自我驅動的持續成長狀態。2025戴爾科技論壇今天在南港展覽館2館舉行,以「突破界線.開創未來新局」為主題,聚焦AI驅動的數位轉型、次世代AI個人電腦、現代化資料中心與多雲架構等顛覆性技術。廖仁祥出席媒體說明會時,引述一份針對美、英、法、德、日5個成熟市場國家的問卷調查指出,高達75%的企業已看到導入生成式AI帶來的成效。他說,這種可見的「療效」,例如透過人工智慧個人電腦(AI PC)進行會議摘要、藉由聊天機器人ChatGPT進行知識管理等,效果令人驚訝,證明AI是一個business first(生意優先)的產業,必須對業務有實質幫助才會被採納,進而提高用戶投資AI PC和AI伺服器的意願,形

中央社財經 ・ 4 天前

《基金》降息資金列車啟動 電力、軍工、航太ETF 買氣燙

【時報-台北電】本週進入超級央行週,美聯準會降息幾成定局,資金繼續錢進美股淘金,尤其是科技產業,現階段除AI科技股撐腰外,科技七巨頭與其他指標企業也加速擴張電力基建項目,加深AI基建投資布局,科技公司也積極搶食以AI運算為核心的軍工及航太商機,帶旺美股下半年來電力、軍工、航太三大類股從次產業躍升新主角,驅動這類非科技為主的美國新國力ETF,市場低接買氣持續湧入。 據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以美國科技股、電力基建股、軍工與航太股組成的「新國力」概念ETF,持續受惠川普新政策推動,市場申購買氣維持熱絡,整體受益人數從今年7月以來不斷成長,截至9月15日為止,整體受益人數突破14萬人大關,其中又以電力、軍工、航太三大產業型ETF最受歡迎,相關產業主題ETF自下半年以來,新增受益人數高達24,299人,等於下半年來已有2.4萬名受益人陸續上車。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經理人劉恆誌表示,AI正徹底重塑基礎建設產業,以美國為例,AI運算中心耗電量不斷暴增,傳統能源難以滿足其用電需求,點燃美國電力基建行業迎來核電新擴建、智慧電網新升級及傳統電廠新轉型等投資契機,隨AI算力、能源的需求不斷

時報資訊 ・ 4 天前

《其他電》和椿AI及機器人 H2有望爆發成長

【時報-台北電】和椿(6215)總經理朱鋑隆17日表示,展望下半年市場,第一成長曲線,受惠於半導體及AI產業的成長,相關的自動化設備及零組件,業績穩定成長。針對第二成長曲線(AI及機器人),下半年預計有機會大幅成長,尤其在專業清潔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方面,目前已經與台灣兩個連鎖知名飯店達成合作協議,有機會年底前會上線。 和椿副董事長張以昇及總經理朱鋑隆17日出席「2025年關稅重構與全球產業投資機遇論壇」。展望下半年市場,總經理朱鋑隆表示,第一成長曲線(包括半導體、零組件及自動化等代理),將受惠於半導體及AI產業,下半年有具體進展。例如,已與半導體客戶深度合作,從原本零組件供應商,升級為模組供應商。另一方面,搭上AI伺服器產業的成長,和椿相關的SMT設備近期亦出貨增溫。 在第二曲線方面,以「AI+機器人」為主攻業務,以今年上半年而言,營收占比不到一成。但該公司預期,下半年有機會大幅成長。副董事長張以昇表示,第二曲線方面鎖定智慧製造、智慧物流及智慧服務等垂直領域,以代理產品加上自研方案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服務。目前代理的產品包括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越疆的機器手臂、日本Mujin的智慧機器人

時報資訊 ・ 2 天前

《熱門族群》啖AI伺服器商機 光寶科、技嘉吸睛

【時報-台北電】AI商機持續博得法人關愛,在甫落幕的瑞銀台灣企業論壇也是話題焦點。法人指出,光寶科(2301)2026年來自AI伺服器營收貢獻有望突破25%,給予「買進」投資評等;同時,AI伺服器一樣是技嘉(2376)成長重心,獲得法人讚賞。 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光寶科8月營收創35個月以來新高,自結8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76元,占市場預估第三季EPS的45%,超出預期。在AI伺服器電源與BBU訂單帶旺下,雲端與AIoT事業部門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近90%,占總營收52%。 法人分析,光寶科營收優於預期主要因AI伺服器需求強勁;同時,高階光耦合器、新能源和工控市場也出現復甦跡象。新款智慧機用Mini LED產品第二季開始出貨,遊戲主機電源出貨持穩,低軌衛星電源出貨強勁。因此,法人上調第三季營收預估,季增率從原先的4%調高到10%;預估EPS為1.90元,高於目前市場預期的1.7元。 光寶科的400V HVDC解決方案正在開發中,預定明年獲得認證。法人調查分析,光寶科最近獲得AI伺服器電源新訂單,明年營收貢獻可望再增加,估計AI伺服器營收明年占比突破25%。 技嘉2025年因

時報資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