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新應材2024獲利倍增 每股賺8.5元、配息6元齊登峰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特用化學材料廠新應材(4749)公布2024年財報,第四季合併營收創9.15億元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73億元、每股盈餘2.11元亦雙創次高。累計全年合併營收躍升4成至33.2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倍增至6.97億元、每股盈餘8.5元,齊創歷史新高。
新應材董事會同步通過盈餘分派案,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6元、創歷年新高,配發率70.59%則略低於前年71.36%,以14日收盤價520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15%。公司將於6月18日召開股東常會。新應材今日股價開高走揚2.88%,早盤持穩紅盤。
新應材以面板及半導體光學元件光阻材料起家,2018年轉型投入半導體先進製程,聚焦開發良率關鍵的微影(Lithography)特化材料,目前聚焦半導體先進微影製程、半導體光學元件製程、顯示器製程、Micro LED量子點材料等四大主軸,並於1月17日轉上櫃掛牌。
新應材2024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創9.15億元新高,季增6.82%、年增達55.33%,營業利益1.4億元,季減15.67%、年增達2.28倍,創歷史第三高。配合業外收益躍增挹注,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73億元,季增11.16%、年增達1.1倍,每股盈餘2.11元,雙創歷史次高。
累計新應材2024年合併營收33.21億元、年增40.5%,連4年創高。營業利益5.86億元、年增達1.61倍,配合業外收益2.41億元、躍增76.79%助攻,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97億元、年增達1.19倍,每股盈餘8.5元,全數改寫歷史新高。
觀察新應材本業獲利指標,2024年第四季毛利率「雙升」至38.03%、創歷史次高,營益率15.3%亦創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全年毛利率、營益率躍升至36.26%、17.66%,雙創歷史新高。業外收益躍升主要受惠匯兌收益增加。
展望後市,新應材將持續投入半導體微影製程的特化材料開發技術,提供客戶高品質的多元產品。目前除了以光阻週邊特化材料為發展基礎外,已成功開發深紫外光(DUV)光阻,可應用半導體微影製程及光學元件製程,目標成為首家半導體光阻本土供應商。
新應材因應客戶需求增加投資擴廠,台南廠二期預期今年完成驗證量產,高雄廠二期則在計春節後展開試產驗證。董事長詹文雄表示,隨著規模經濟效益顯現,既有產品需求增加、新產品稼動率提升降低單位成本,看好將為公司帶來下一波成長動能。
新應材2025年2月自結合併營收創3.16億元次高,月增0.32%、年增達58.77%,前2月合併營收6.32億元、年增37.56%,續創同期新高,首季淡季不淡。隨著半導體特化材料維持穩健成長,2025年營收目標維持雙位數成長、連5年創高,2026年動能將進一步增強。
相關內容
《電零組》臻鼎-KY 7月每股賺0.4元
【時報-台北電】臻鼎-KY(4958)第二季合併營收達382.03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6.05億元,每股盈餘0.63元。單月部分,7月合併營收133.52億元;稅前淨利7.59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3.83億元,每股盈餘0.4元。(編輯:李致遠)
時報資訊 ・ 1 天前《觀光股》八方雲集H1營運登峰 每股賺5.81元、決配息4元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連鎖餐飲集團八方雲集(2753)2025年第二季本業獲利登峰,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92億元、每股盈餘2.89元,雙創歷史次高,使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躍增3成至3.87億元、每股盈餘5.81元,雙創同期新高。董事會決議上半年配息4元,配發率約68.85%。 為因應轉投資及充實營運資金,八方雲集董事會決議發行國內第一、二次無擔保可轉債,總面額上限為8億元及2億元,每張面額10萬元、發行期間3年、票面年利率0%,前者依票面金額100.5%採詢價圈購方式、後者暫定底標不低於面額100%為限以競拍方式承銷。 八方雲集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21.07億元,季減3.2%、年增10.12%,創歷史第三高,營業利益創2.41億元新高,季增0.05%、年增達47.88%。雖因業外虧損增加,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92億元,季減1.22%、年增38.17%,每股盈餘2.89元,仍雙創歷史次高。 累計八方雲集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2.85億元、年增11.55%,營業利益4.82億元、年增達42.27%,雙創同期新高。雖然業外顯著轉虧探同期次低,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87億元
時報資訊 ・ 2 天前《半導體》Q2、H1獲利齊登峰 華景電蓄勢再攻高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AMC微污染防治及RFID廠務系統方案供應商華景電(6788)營運動能續強,儘管遭遇匯率逆風,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1.73億元、仍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4.48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3.04億元、每股盈餘7.85元,雙創同期新高。 華景電股價7日觸及293元、創去年9月初以來近11月高,因4個月強彈近1.09倍而漲多拉回,回測255元後止跌向上,今(14)日開高走揚4.55%至287.5元,早盤維持逾2%漲勢,蓄勢再破前高。三大法人昨日反手買超590張,本周迄今合計轉為買超120張。 華景電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6.96億元,季增21.08%、年增30.12%,營業利益2.82億元,季增達68.62%、年增達55.74%,雙創歷史新高。儘管業外轉虧0.43億元落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仍創1.73億元新高,季增33.16%、年增28.33%,每股盈餘4.48元。 累計華景電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2.72億元、年增40.79%,營業利益4.49億元、年增達66.37%,均續創同期新高。儘管業外轉虧0.29億元探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04億元、年增44.
時報資訊 ・ 1 天前《營建股》本業獲利穩健 國產上半年EPS 1.58元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預拌混凝土廠國產(2504)2025(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12.43億元,年增5.54%,稅後淨利達到19.3億餘元,每股盈餘1.58元,若扣除去年同期售地業外獲利收入的比較基期因素,整體呈現相當穩健向上的營運態勢。 國產今年第2季集團合併營收為58.88億元,年增6.98%,稅後淨利達10.6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10.26億元,第2季每股盈餘0.87元。 國產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則為112.43億元、年增5.54%,稅後淨利達到19.30億餘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達18.63億元,每股盈餘為1.58元,若扣除去年同期售地業外獲利收入的比較基期因素,本業營運表現持續向上穩健成長。 因應台灣AI科技大擴廠,與低碳永續、建築結構升級趨勢,國產集團近年更研發推出高彈性模數混凝土,以及總數較去年倍增的最新49款獲國內外認證的低碳高端混凝土陣容,同時根據區域眾多科技大廠需求,於所屬嘉義嘉太廠購置逾千坪廠區土地、進行擴廠與增加產能進程,預計設計年產能將能再增加高達30萬立方米。
時報資訊 ・ 3 天前《其他電》Q2、H1獲利齊登同期高 漢唐飆1075元新天價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無塵室設備工程廠漢唐(2404)2025年迄今本業獲利動能暢旺,儘管受新台幣強升逆風干擾,第二季稅後淨利13.98億元、每股盈餘7.41元,仍雙創同期新高,帶動上半年稅後淨利13.98億元、仍年增37.34%,每股盈餘17.96元,亦雙創同期新高,獲利成長動能優於營收。 隨著客戶建廠進度持續推進,漢唐7月自結合併營收創近20月高,公司對下半年展望維持樂觀,目標2025年營收持穩向上,法人看好獲利有望再創新高。漢唐今日股價開低挫跌1.92%後翻紅急拉,飆漲9.14%至1075元、再創新天價,4個月來已飆漲1.86倍。 漢唐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47.85億元,季增28.37%、年增30.02%,為同期次高,營業利益創27.4億元新高,季增24.94%、年增達近1.27倍。惟因業外轉虧落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98億元,季減29.73%、年增17.21%,每股盈餘7.41元,仍雙創同期新高。 累計漢唐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63.02億元、年增11.33%,營業利益49.33億元、年增達近1.06倍,雙創同期新高。儘管業外顯著轉虧5.14億元落底,歸屬母
時報資訊 ・ 2 天前《半導體》旺矽H1每股賺14.35元登峰 2025營收審慎樂觀續拚高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及設備廠旺矽(6223)雖受匯率逆風干擾,第二季稅後淨利6.28億元、每股盈餘6.67元仍持穩高檔,上半年稅後淨利13.52億元、每股盈餘14.35元齊續新高。展望後市,旺矽對2025年營收維持雙位數成長審慎樂觀,但獲利則可能受匯率波動的短期影響。 旺矽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32.92億元,季增16.41%、年增37.6%,營業利益10.79億元,季增28.41%、年增達80.57%,雙創新高。惟因業外顯著轉虧,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28億元,季減13.16%、年增15.78%,每股盈餘6.67元,仍雙創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 累計旺矽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61.21億元、年增37.88%,營業利益19.19億元、年增達94.99%,均續創同期新高。雖然業外顯著轉虧2.7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52億元、仍年增44.37%,每股盈餘14.35元,雙雙續創同期新高。 旺矽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雙升」至58.29%、32.77%,分創歷史新高及第四高,上半年毛利率、營益率升至57.87%、31.36%,雙創同期第三高,本業成長動能強勁。業
時報資訊 ・ 1 天前《數雲端》欣新網上半年稅後淨利年增11% 每股盈餘2.06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欣新網(2949)公布上半年財報,上半年合併營收25.70億元,年增21.89%;稅後淨利0.53億元,年增11%,每股盈餘2.06元。此外,7月合併營收為4.01億元,年增20.44%;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達29.67億元,年增21.54%,刷新同期新高。 隨著台灣電商市場面臨境外平台競爭加劇、營運普遍呈現趨緩甚至負成長情況,欣新網上半年逆勢攀高,營收獲利均繳出年增雙位數亮眼成績。公司指出,其關鍵在營運模式有別一般電商銷售平台,採取整合行銷、規模化佈局及全通路營運策略,有效成為品牌提升營運效益的重要助力。自去年起,欣新網積極開拓新品牌客戶並加速海外市場布局,不僅擴大產品與市場版圖,為未來成長奠定穩健基礎。展望下半年,公司看好這股成長動能將持續延續,並進一步聚焦AI技術應用與電商營運服務,建立更高的差異化競爭門檻與市場優勢。 總經理黃懷恩表示,近來電商市場備受挑戰,品牌普遍面臨到生意越來越難做、營運效益難以放大的困境,對電商新技術、AI應用強化效率的需求也更加明顯。也因此,愈來愈多品牌選擇與欣新網合作,透過公司的專業經驗,快速找到商機,用更精準有效的方式來提升銷
時報資訊 ・ 3 天前
長榮海運上半年每股淨利17.7元 看航運需求有望提升
長榮海運13日董事會通過第2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864.84億元,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 109.58億元,每股盈餘(EPS)5.06元;累計前二季合併營收1,964.55億元,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383.1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5.25億元(年減18.20%),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EPS)17.70元。
中時財經即時 ・ 2 天前《觀光股》Q2獲利低預期 五福跌跤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旅遊業者五福(2745)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續創22.11億元新高,惟受惠損及資本市場震盪拖累,稅後淨利驟降至0.33億元、每股盈餘1元。不過,上半年合併營收44.01億元、稅後淨利1.78億元,仍分創同期新高及次高,每股盈餘5.29元。 五福股價7月初觸及154.5元波段高點,隨後拉回123.5元後止跌,近日緩步震盪向上。惟受第二季獲利低於預期影響,今(12)日開盤即放量直摔跌停價121元,截至10點半仍有約165張賣單。三大法人上周合計買超284張,昨日小幅調節賣超3張。 五福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續創22.11億元新高,季增1.04%、年增8.87%,營業利益1.12億元,雖季減26.07%、年減16.21%,仍創同期次高、歷史第四高。惟受業外轉虧0.67億元落底拖累,稅後淨利0.33億元,季減達76.81%、年減達63.81%,每股盈餘1元。 累計五福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4.01億元、年增14.82%,續創同期新高,營業利益2.65億元、年減3.57%,仍創同期次高。雖然業外虧損驟增至0.38億元、創同期新低,使稅後淨利1.78億元、年減9
時報資訊 ・ 3 天前貨櫃三雄上半年EPS,長榮17.7元居冠、萬海3.5元居次、陽明第三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上半年獲利全都出爐,其中每股盈餘(EPS)方面,長榮(2603)以17.7元奪下第一,萬海(2615)3.5元排名第二,陽明(2609)2.51元排名第三。而截至上周五(8日)為止,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已經連9跌,指數下跌至1489.68點,週跌幅3.93%,而遠東到歐洲及遠東到美西線運價都跌破2000美元關卡;遠東到美東線運價也跌破3000美元關卡。展對後市,隨著關稅政策陸續底定,加上美中關稅談判再延90天,航運業者預估航運需求有望提升;不過也有法人預估,隨著紅海復航,供給增加,加上高關稅及9月季節性將轉弱,對於運價保守看待,也恐衝擊第三季、第四季獲利。長榮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864.84億元,年減18.66%,稅後淨利109.58億元,年減62.80%,營業毛利率21.61%,每股盈餘5.06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964.55億元,年增0.76%,稅後淨利383.16億元,年減18.2%,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17.7元。隨美國對各國關稅陸續底定及中美暫緩關稅90天,航運需求有望提升。長榮海運將審慎應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變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其他股》百和7月每股盈餘0.3元
【時報-台北電】百和(9938)114年7月自結合併營收約12.73億元,稅前淨利約1.55億元,稅後淨利約1.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9012萬9千元,基本每股盈餘0.3元。 今年1至7月累計營收約91.13億元,稅前淨利約12.74億元,稅後淨利約9.1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約7.48億元,基本每股盈餘2.51元。(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2 天前《光電股》EPS挑戰新高 達興材料鎖漲停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達興材料(5234)今年第二季每股盈餘1.55元,上半年三率三升,累積基本每股盈餘升至3.43元。達興材料半導體材料成長性強,帶動整體毛利率成長,且顯示器材料預期受惠IT面板需求回升,法人預估,達興材料今年營收、毛利、利益、獲利皆可望雙位數成長,EPS挑戰歷史新高水準。 三大法人近5天操作上,外資累積賣超1927張,投信、自營商仍相對偏多。達興材料財報亮眼、展望亦佳,周四股價衝上277元漲停鎖住,挑戰6月26日293.5元歷史高價。 達興材料今年第二季營收11.51億元,年增11.94%、季增4.1%;營業毛利4.66億元,年增21.85%、季增3.1%,毛利率40.53%,年增3.29個百分點;營業利益2.20億元,年增47.02%,營益率19.18%,年增4.58個百分點;本期淨利1.59億元,年增10.86%,淨利率13.84%,年減0.14個百分點;單季每股盈餘1.55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40元,仍低於今年第一季的1.88元。 達興材料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2.57億元,年增14.17%;營業毛利9.19億元,年增28.21%,毛利率40.73%,年增
時報資訊 ・ 1 天前《半導體》濾能Q2轉盈登近1年半高 H2重返成長正軌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懸浮氣態污染物(AMC)防治專業廠濾能(6823)營運走出谷底,第二季稅後淨利0.13億元、每股盈餘0.5元,終止連5虧、創近1年半高,上半年虧損幅度顯著收斂。隨著AMC濾網出貨及安裝需求將放量,公司對下半年營運展望審慎樂觀,預期可望重返成長軌道。 濾能深耕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空氣過濾技術與潔淨室服務解決方案,提供高效能濾網產品及客製化安裝維運服務,為台灣首家符合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標準認證的高效濾材供應商,也是目前少數具備半導體AMC駐廠工程師安裝及維保服務的公司。 濾能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36億元,季增7.93%、年減1.86%,為近1年高,營業利益0.24億元,終止連5虧、登近2年半高。儘管業外虧損0.17億元落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13億元、每股盈餘0.5元,終止連5虧、亦創近1年半高。 累計濾能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62億元、年增15.84%,自同期次低回升,營業虧損0.12億元、虧損年減達85.68%。儘管業外顯著轉虧0.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0.25億元、虧損年減達63.36%,每股虧損0.93元,自同期新低顯著好轉。 觀察濾能本
時報資訊 ・ 4 天前《航運股》客運仍旺 本土法人喊買長榮航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長榮航(2618)第二季每股盈餘1.24元符合法人預期,第三季進入暑假旺季,本土法人看好客運續強且明年具殖利率題材,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48元。 長榮航第二季合併營收553.1億元,年減0.1%,主因對等關稅造成業主提前拉貨,使貨運營收年增5.2%;但客運營收則在票價下降而年減3.3%,毛利率受惠航空燃油均價下滑年增0.7個百分點,航空燃油均價年減18%,營業利益104.2億元,年增3.5%,業外損失17億元,每股盈餘1.24元。 第三季進入暑假旅遊旺季訂位量仍穩健提升、西雅圖航線增班,客運可望維持上季水準,而較去年高峰個位數下滑,貨運7月運量強勁,但單位收益年減10%,燃油價格未再大幅下降,單季本業獲利將呈現季減、年減,匯損因素若影響淡化,單季整體獲利有機會優於上季。 下半年在台幣升值題材、新增4+1天假期,旅遊需求將維持強勁,長榮航全年交付5架新機,加上新增釜山、達拉斯等航點,可望增加收入,2025年全年估計客運營收年減2%上下,仍可望為歷年次高。貨運因上半年提前拉貨,下半年關稅確定後仍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第四季貨運旺季還要觀察,中性看待貨運後續展望。 整體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觀光股》亞洲藏壽司Q2轉盈登近5季高 Q3旺季動能看俏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迴轉壽司業者亞洲藏壽司(2754)調整策略重整發展腳步,2025年第二季營運轉盈,獲利登近5季高、改寫同期次高,每股盈餘0.9元,7月營收亦創5.22億元次高,第三季旺季動能看俏,今(12)日股價開高走揚2.19%至88.8元,截至午盤維持逾1%漲勢。 亞洲藏壽司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4.35億元,季增7.58%、年增21.29%,創歷史次高,營業利益0.72億元,季增達41.44%、較去年同期顯著轉盈。加上業外虧損季減72.57%,使稅後淨利0.42億元,轉盈創近5季高、亦創同期次高,每股盈餘0.9元。 累計亞洲藏壽司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7.69億元、年增5.83%,營業利益1.23億元、年增4.61%,分創同期新高及次高。惟受業外虧損跳增至0.9億元新高拖累,稅後淨利0.26億元、年減達68.17%,每股盈餘0.56元,為近4年同期低。 觀察亞洲藏壽司本業獲利指標,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雙升」至40.97%、5.03%,分創同期次高及近3季高,上半年毛利率自39.93%回升至40.38%,營益率則自4.5%略降至4.45%,為近4年同期低。 亞洲
時報資訊 ・ 3 天前《其他電》7月獲利衝次高、前7月續締新猷 德律衝13月高價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自動檢測設備廠德律(3030)營運動能暢旺,2025年7月自結稅後淨利創2.57億元次高、每股盈餘1.16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13.74億元、續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5.82元。德律股價今(11)日放量勁揚7.83%至179元,創去年7月初以來13個月高價。 德律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創23.77億元次高,季增22.54%、年增達57.4%,營業利益創9.43億元新高,季增40.54%、年增達91.91%。惟受業外轉虧達2.99億元落底拖累,稅後淨利5.21億元,季減9.75%、年增11.87%,為同期次高,每股盈餘2.21元。 累計德律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3.18億元、年增33.38%,營業利益16.14億元、年增達56.84%,雙創同期新高。惟因業外顯著轉虧2.54億元落底,稅後淨利10.99億元、年增19.3%,每股盈餘4.65元,仍雙創同期次高。 德律2025年7月自結合併營收7.47億元,雖月減1.64%、仍年增38.96%,營業利益2.35億元,月減17.51%、但年增達51.07%。受惠業外轉盈,稅後淨利2.57億元,月增43.79%、年
時報資訊 ・ 4 天前《半導體》萬潤Q2、H1獲利齊登同期高 H2營運拚更上層樓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自動化設備廠萬潤(6187)2025年營運動能暢旺,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3.99億元、每股盈餘4.16元,上半年稅後淨利7.42億元、每股盈餘7.74元,全數改寫同期新高。法人看好萬潤第三季營收有望持續向上、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全年續創新高可期。 萬潤股價7月22日除息約10.18元後一度填息達80%,惟隨後走跌窘限貼息,5日下探349元後止跌回穩,今(15)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走揚4.56%至378元,表現強於大盤。不過,三大法人近期偏空操作,本周迄今合計賣超172張。 萬潤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5.23億元,季增22.2%、年增19.83%,營業利益4.63億元,季增10.22%、年增達75.2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99億元,季增16.51%、年增47.04%,每股盈餘4.16元,全數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三高。 累計萬潤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7.7億元、年增38.9%,營業利益8.84億元、年增達97.71%,雙創同期新高。配合業外收益持穩高檔表現,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42億元、年增達67.74%,每股盈餘7.74元,亦雙創同期新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熱門族群》電信三雄7月成績單 中華電領跑、台灣大遠傳齊成長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電信三雄公布7月財報,中華電蟬聯單月及累計獲利王,累計前7月每股盈餘2.99元,台灣大與遠傳則分別為2.69元及2.15元。 中華電(2412)今(11)日公布7月自結合併營收191.8億元,營業淨利41.0億元、稅前淨利41.6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32.0億元,EBITDA為74.3億元,每股盈餘0.42元。公司表示,受惠於核心業務穩定成長及資通訊(ICT)業務表現亮眼,7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7.9%,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營業淨利亦創八年同期新高。累計至7月底,合併營收1,317.2億元,營業淨利291.7億元、稅前淨利299.8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31.7億元,每股盈餘2.99元。中華電指出,累計營收、營業淨利、稅前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與EPS等指標,均已超越年度財測高標。 台灣大(3045)7月自結合併營收150.9億元,營業利益17.3億元,稅後淨利12.0億元,EPS 0.39元。累計前七個月營收1,107.3億元,營業利 益12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稅後淨利81.5億元,EPS 2.69元。公司表示,7月電信業務營業利益年增1
時報資訊 ・ 3 天前《電週邊》勤誠6月每股盈餘2.02元
【時報-台北電】勤誠(8210)自結6月營業收入16.35億元;稅前淨利3.19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45億元;每股盈餘2.02元。第二季營業收入54.43億元;稅前淨利11.37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8.29億元;每股盈餘6.87元。(編輯:李致遠)
時報資訊 ・ 2 天前
國產建材上半年獲利19.3億元 每股賺1.58元
國產建材(2504)今(12)日通過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為112.43億元,年增5.54%,稅後淨利達到19.30億元,每股盈餘1.58元,整體呈現穩健向上。因應AI強勁需求,近年持續擴廠增加產能、推出高彈性模數混凝土等產品,營收穫利雙成長。
Yahoo奇摩股市 ・ 3 天前